原标题 对于这类进口物品,对于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不得层层加码 新闻联播公众号 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日前印发通知,类进联防联控要求对进口非冷链物品实施分级分类管理,口物不准自行出台进口非冷链物品加严管控措施,品国不得层层加码。机制加码 风险等级判定原则 进口非冷链物品指运输温度在10℃以上的层层进口物品。最新研究结果显示,对于常温条件下新冠病毒在大部分物品表面存活时间短,类进联防联控1天内全部失活。口物 △资料图(图片来源/视觉中国)进口非冷链物品被污染风险分为低风险和高风险2个风险等级,品国判定原则: 符合以下任意条件之一的机制加码,判定为低风险。层层 来自新冠肺炎疫情低风险国家(地区)的对于进口非冷链物品; 所有大宗散装货物,包括煤炭、类进联防联控矿石、口物化工原料、粮食、饲料、牧草、原木等进口非冷链物品; 装载入境物品的航空器、船舶、列车、汽车自离开启运口岸起超过24小时的进口非冷链物品; 装卸时不与装卸人员接触的进口非冷链物品; 已实施预防性消毒的进口非冷链物品。 不属于以上任一情形的,或无法判定风险等级的进口非冷链物品,按照“从严”原则,判定为高风险。 根据以上情形,判定为低风险的进口非冷链物品,运载该物品的交通工具司乘人员中发现有确诊病例或无症状感染者的,由地方联防联控机制综合研判风险等级。 特殊用途的进口非冷链物品由地方联防联控机制综合研判风险等级。 △资料图(图片来源/人民视觉)分级分类防控措施 判定为高风险的进口非冷链物品,按照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综合组《关于印发进口高风险非冷链集装箱货物检测和预防性消毒工作方案的通知》规定的分工和流程实施预防性消毒。各地不再对进口非冷链物品进行新冠病毒核酸检测。 对于危险化学品、活动物、饲料、饲料添加剂、水果、蔬菜、精密仪器等无外包装或外包装易造成消毒液体渗透污染的物品,不实施新冠病毒核酸检测和预防性消毒,由地方联防联控机制视情以适当方式进行处置。 判定为低风险的进口非冷链物品,不再实施新冠病毒核酸检测和预防性消毒。 不准自行出台进口非冷链物品加严管控措施 各地联防联控机制应当严格按照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相关文件要求落实进口非冷链物品疫情防控措施,抓紧调整进口非冷链物品静置存放规定,不得层层加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