证券时报头版评论:谨防烂尾楼盘停供风险扩散
证券时报记者 余胜良
近期有烂尾楼盘业主集体决定停止还贷,证券引得不少烂尾楼盘业主效仿。时报如果这股风潮蔓延开来,头版停供有可能对楼市造成负面冲击,评论对楼盘销售更为不利,谨防也不利于金融系统稳定。烂尾楼盘
如果是风险没有出售的烂尾楼,还不涉及购房者,扩散只涉及开发商、证券银行、时报其他资金提供方、头版停供施工方和供应商,评论但是谨防因为我国实现预售制度,烂尾楼盘很多已经销售完毕,烂尾楼盘或者某一期销售完毕,风险业主在付出真金白银后,面临楼盘无法交付的压力。由于大多数业主是贷款买房,每月还要支付月供。随着期房停工时间延长,日益接近交付日期,业主发现楼盘无法按时交付,心态越发不稳,有动力维护自身权益。
楼盘已经销售,正常情况下,房地产维持一定的毛利率,只要不是被各种财务成本拖垮,按时交付还有一定利润,开发商有动力促使楼盘交付。楼盘面临无力支付工程款的情况,绝大多数是房产公司旗下项目公司资金被转走,房产公司以项目公司出资为整个楼盘风险负责,真出事后,往往无法覆盖风险。业主只能迁怒项目监管方,凭什么银行可以继续收利息,期房业主却要面临房产烂尾的风险,而当初交上去的资金,为何没有做到好好监管,任凭项目方挪用?
开发楼盘是长周期项目,企业需要大量资金做周转,预售也有一定合理性。
项目方挪用资金,是房企的惯用手段,房企有一个特色,做大的公司往往要高周转,在拿地、建房、回款、还债这个循环中,回款是关键一环,让整个循环持续转动下去,但是因为是高杠杆,在房地产压缩杠杆的大背景下,没有新钱进来,房企资金链断裂,导致多地出现烂尾楼。
应该明确一点,在这个循环中,最无辜的就是业主,业主主动要求强制停供,也是走投无路,其本心还是希望问题得到解决,能够早日成为真正的业主。如果问题得不到解决,受伤害的不仅是业主,他们可能面临征信污点,还有整个楼市,楼市在危机持续下,买房者会更加谨慎,还有金融机构,金融机构尽管有房产做抵押,但是没有交付的房产,只能成为坏账,当坏账增加,还可能造成系统性金融风险。
让烂尾楼活起来,早日交付才有利于千家万户的稳定,各地政府应该研究如何盘活烂尾楼,把死棋下活,追讨转移走的资金,或者引入有实力的房企,将保交付放在优先位置。
相关文章:
- 2022全球工程机械制造商50强榜单中,12家中企上榜,外交部:点赞
- 上海两家企业导致疫情传播被吊销执照,两名干部被党纪立案
- 2021年全社会用电量同比增长10.4% 今年用电量增速预计在5%-6%
- 北京对进返京政策做出重大调整,这些人员不再限制进返京
- 脑机接口综合性开源软件平台发布
- “失联”近半年后 董卿丈夫密春雷“现身”!去年财富超100亿 如今旗下上市公司即将退市
- 金融合规半年度观察 | 三大金融监管机构公告罚单同比增长43%,银行占比超6成
- 美称伊朗在伊核谈判中提无关要求 伊朗:美\
- 星巴克中国就抖音0.01元咖啡券无法兑换致歉:为内部测试链接
- 平台“疯抢”周杰伦 网易云音乐热闹中显孤单
相关推荐:
- 欧盟拟干预能源市场 欧洲电价于三天内腰斩
- 财经TOP10|印度突击搜查vivo,钟薛高雪糕烧不化引担忧!华晨破产重整闯关,万达电影净利骤降91%
- 面对被要求辞职呼声,约翰逊称仍要“继续前进”
- 首家民营银行半年报出炉:辽宁振兴银行资产缩水,净利润同比大增176.52%
- 债基“惊魂”何时休?近三个月持有者大部分亏损,一天跌12%还能买吗?
- 博时基金市场点评7月6日:A股继续回调,煤炭板块跌幅超6%,关注新能源、高端制造
- 双减一年,教育公司和大厂亏不动了:老师靠卖智能笔保绩效,赚的不够打车费
- 美银证券:维持港交所买入评级 目标价430港元
- 兽爷丨要留清白在人间
- 油价暴跌发生了啥?国金证券:市场预期或过于悲观 基本面依旧处于季节性旺季